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

生活體驗

在天主面前生活於人世間    


        這是聖本篤修院生活體驗日程表上所節錄的聖經話語,寓意深長,讓我思索良久,不斷在腦海中迴盪。歷經工作與學業的諸多挫敗,情緒驟然墜落谷底而難以自拔,惱恨自我意志竟如斯脆弱。偶然的機遇認識本篤修院陳宇心修女,她以極大的愛心與包容每周為我作心靈療癒,其後更建議我在修院內作為期兩周之生活體驗,好讓我徹底遠離塵囂而在靜院中安頓心神。得當時的思定院長俯允,遂展開一段彌足珍貴的與修女們一起作息的靈修之旅。






        十四天的日程表大致分為祈禱、工作及談話三部分。祈禱從清晨五點半的誦讀開始,連同彌撒及早、午、晚、夜禱,一天六次約三個多小時與天主交往;工作時段分別在上、下午各兩小時,多從事田園或清掃工作;談話則包括Lectio Divina (誦讀聖言)及聖經分享。日程表所列項目我想最感困難的應該是要清晨起床。那時正值嚴冬,加上淡水的氣溫又特別偏低。但奇怪的是在修院內自然不會賴床,而黎明即起這個好習慣我維持至今。






        過往聽回教徒說一天五次參拜真神阿拉,我總主觀的認定,那未免過於著重儀式而荒廢工作。來到修院後,才發覺自己當初認知的淺薄。原來祈禱與工作間有著微妙的關係:只要能專注於祈禱則工作必有效率。祈禱與工作正是本篤修院之一貫宗旨。起初我對一天六次的敬拜僅於行禮如儀的跟著修女做,甚至每次為翻閱不同的經書及頁碼有點厭煩。漸漸地煩躁之心被寗靜的氛圍取代,最後反而對祈禱時段有所期待。每當聽到修女們輕柔婉約地吟唱著「…當我們醒著的時候,求祢保護,當我們熟睡的時候,求祢看顧,願我們與基督一起醒寤…」一種完全交託的幸福感悠然而生。


        誦讀聖言由蔡慕慈修女指導,Lectio Divina原是本篤修院倡導的一種讀經方式,先呼求聖神降臨我們心中,然後逐字細讀一段經文,遇有特別扣動人心的句語,則反覆頌唸咀嚼,透過默想再彼此分享,漸次增進靈修素養。至於談話時間則由金路嘉修女陪伴,不但提供我個人靈修生活一些寶貴建議,更為我講解聖經章節的起源及各部福音的差異性,很有意思。


        田園工作對自幼在水泥叢林中長大的我最感新鮮,向道心修女教我如何修剪果樹、保護果實、拔野草、除蟲、堆肥等富饒趣味的工作。平日連小蟲都不敢碰觸的我,此刻方有機會領略土壤的馥沃與大自然的純樸。從中也吸取不少自然界生物一些生存法則:像介殼蟲與螞蟻共生原理:螞蟻會把介殼蟲卵搬到樹上孵化,讓牠攝取枝芽的養分,螞蟻再吸取牠所分泌的蜜液而相互依存;在除草時,發覺一些野草與依附生存的原生植物長得極像,目的是要自我保護。原來萬物皆有其生存之道,造物主的化工何其玄妙! 偏偏肖似天主的人類,卻被自以為是的想法所束縛無法體認主恩,實是汗顏。


        教堂的清潔工作由王伯樸修女負責,她雖年過古稀,仍神采奕奕地愉快工作,一起工作時她常用關愛的眼神詢問我會否太累。其實再累也不過兩小時的勞務,看到王修女這位年邁長者尚且做得如此起勁,我若嫌累也未免太遜! 這才意識到過往理所當然地享受教堂一塵不染的潔淨,卻從不細究背後哪些人在默默付出。


        修院中除非必要否則多保持緘默,用餐也不例外。菜餚多以蔬果為主搭配一點肉類,簡單、清淡也兼顧營養,飯後必有甜點或水果。本篤修院不論餐前餐後都要祈禱,較特別的是午膳時的「飯書」。所謂「飯書」即由一位修女為用餐中的姐妹朗讀二十分鐘的書。兩星期中我所聽到的有《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及《襪子堆裡的聖人》兩本書,若以此推算一年下來她們可以唸完上百本書。晚飯後修女們有定期的家庭會議,我這個局外人不得參與。但常聽她們說,「家中要採購..… 」或 「家裡如何如何….」總覺新鮮,一時間無法把神聖莊嚴的修院與一般家庭作聯想。但回心細想:修女們把自己奉獻給天主,自是以修院為家。


        說到本篤修院的環境,它座落於清幽的山林間,一整排的楓樹下滿佈厚厚一層落葉;另一排的紫荊花被北風吹落滿地,散落在野草間構成紅綠相間的天然地毯;院內兩側更有細圓青翠的小草舖陳出綠色的天然步道,腳踏其上感受細棉的泥土及淡雅的草香,心境大為舒暢。園內桃、杏、芭蕉、枇杷、桑椹等四季花果一應俱全。記得初進園時白梅正盛,要離開時換作桃紅滿枝,這裡實是人間樂土。順便一提,修院有販售果醬及水果醋,全是自產自製的天然有機食品,那是修女們以敬天愛人的奉獻之心製成,絕對有益身心健康。


        十多天來與修女們朝夕共處,發覺她們的生活絕非消極遁世,甚至比之俗世更為積極樂觀。一如新出爐的院長向修女曾說,修道院的生活反使她更能發展自我。她的解釋是自己學的是美術,若非修院分派她田園的工作,她從不曾想過會熟孄農務並從中尋得樂趣。相信當上院長的她往後更有機會開發行政及管理的潛能。修女們平日的作息除了祈禱、院務、接待賓客外,對於心靈受創的人士更是來者不拒。我之所以走過心靈幽谷全靠修女們的關愛與陪伴,她們在聖神的光照下活出天主的愛。


        總括而言聖本篤修院呈現的是一個顯耀主榮的家、一個心靈的補給站。「在天主面前生活於人世間」不就這個意思!


                                                謹以此文由衷表達對聖本篤修院修女們
                                                      特別是宇心修女及前院長思定修女的謝意





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

台灣聖本篤女修會簡史

台灣聖本篤女修會簡史
                  1930 ~ 2009

一.    原生會院: St. Benedict’s Monastery, St. Joseph, Minnesota, U.S.A.
1. 我們的原生會院是來自德國St. Walburg Abbey, Eichstatt, Germany,是應本篤會的神父的請求,來到美國協助照顧德國僑胞.她們於1852611離開德國,同年的73到達美國紐約,而後轉到賓州的聖瑪利.她們來美國的目的是幫助在美國的德國僑胞孩子們的一般教育及宗教教育.後來應明州本篤會士的要求,派修女到明州幫忙.於是在1857年春天修女來到明州的St. Cloud,後再轉到聖若瑟,就在那兒定居下來.


台灣聖本篤女修會簡介

          台灣聖本篤女修會簡介
                             1930—2012

      簡史: 台灣聖本篤女修會的原生會院是美國明州聖若瑟聖本篤女修會(St. Benedict’s Monastery, St. Joseph, Minnesota, USA). 1930年首批六位美國修女來到中國北京,為協助創辦輔仁大學. 1935年轉到河南開封,建立了初學院,正逢中日戰爭,而後中共內戰,因而沒有開始. 1949年春天來到台灣. 先到台南而後台北. 台北金門街會院是第一座會院, 1962年開始淡水總院及初學院至今.
      會祖及精神: 我們會祖: 聖本篤(公元480-540)生於意大利. 創會之初,就強調在團體修道生活內尋求天主. 自立立人; 自助助人. 並加強溶入當地的文化生活. 就是本位化. 我們的座右銘: 祈禱與工作(Ora et Labora). 要維持身心靈的平衡,就需要有平衡的生活.
      工作: 修女剛到中國是為教書及傳教. 如今我們偏重於靜觀的生活,以生活傳教為主. 我們主要工作有過: 教書, 堂區工作,育嬰所, 女生宿舍, 靈修中心, 學生輔導及靈修輔導工作.目前我們有的工作是: 靈修中心, 帶領退省及個別輔導等.
      退省的好場所:  ! 看看. “ 天主賞賜我們一個很幽美的環境,在鬧中取靜. 雖然遠離市區,在小山坡上, 但交通方便. 是退省最好的場所.

聖本篤的靈修和生活

聖本篤的靈修和生活
                                     本篤會修女提供

一.    傾心靜聽
聖本篤在他會規的第一句話就是: . 他要我們用心聽天主聖言, 傾聽祂的教導,接受祂的指示. 聖本篤要求我們專心傾聽, 學習分辨天主的話, 從周遭的人事物的聲音中聽到天主的旨意. 列上十九11-13, 天主是在輕微細弱的風聲中顯現給厄里亞, 天主對我們也是一樣, 所以不要輕易地忽略了生活中的細節. 在生活中, 聽別人說話本來就是最不容易的, 能聽對一半, 就很了不起. 我們常是隨聽隨忘, 或是什麼也沒有聽到, 或是只聽到自己想聽的. 靈修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聽天主的聲音,天主的指示. 天主常在生活的小節中提醒我們,如果我們沒有注意,而讓它走了,那是很可惜的. 因為我們失去了得恩寵的機會.

如何練習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在聽收音樹,錄音帶或光鍱等. 可是當我們聽這些音樂或新聞時,我們大多數是在邊聽邊作別的事,就是說,一心二,三用. 我們和天主來往,那可要專心,只為祂. (父母和子女; 夫婦之間; 上司和屬下…..)

本篤會三願及團體生活

         本篤會三願及團體生活
                                          
一.    概論: 

1.     聖召是什麼? 動機是什麼?
2.     天主的召喚, 人的回應.
3.     願與誓
4.     簡願與隆重聖願
5.     團體生活
6.     教會的三願與本篤會的三願

二.    三願: 恆常, 進德, 服從 (貞潔及神貧)
三.    團體生活
四.    三願與團體生活
五.    結論

本篤會的價值

                              本篤會的價值
                    Benedictine Values
        (Saint John’s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 2001)

                 1.  意識到天主的臨在(Awareness of God) : 
                                     我們承認天主的首要性.
                        (We acknowledge the primacy of God.)
                                       在每天的一般事物中尋找天主.
                       (To look for God in the ordinary events of each day.)
                                我們相信天主是無所不在.” 會規十九1
                (“We believe that the divine presence is everywhere.” RB 19.1)